在田林县在利周瑶族乡县的大戏台旁,将八仙鼓敲响,马骨胡悠扬声里,美与丑梳妆、文与武登场,一台“唱响‘我们的价值观’——2015田林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文艺晚会巡回演出”壮戏响彻这个多情的壮乡。
壮剧是田林县壮家人的“根”,外来剧再好听,也代替不了家乡的壮戏。
在田林县各大村庄,演壮剧、看壮剧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精神食粮”,每逢婚嫁喜庆、节目歌圩,壮剧都是必不可少的节目,可见田林县是一个多么热爱唱歌热爱生活的地方。
在广西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壮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一直是壮乡人平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壮剧是从老百姓的自娱自乐开始的,最初是用壮语讲故事、唱山歌。经过几代优秀艺人的发展和加工,最终形成了完整的戏剧形式。每一首传唱的歌谣,都记载着一段往事、代表着一种文化。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壮剧艺术,近年来,田林县支持和鼓励各村屯建立自己的剧团,使得各地农村的业余剧团如雨后春笋般的蓬勃发展,从2007年的8民间剧团个发展到现在的83个剧团。
仅利周瑶族乡9个村就有12个壮剧团、1个瑶族剧团、1支舞龙队、8支舞狮队,业余演员800多人。这样的规模在其他剧种中是绝无仅有的。
这些农村业余剧团的农民演员们白天下地干活,晚上排演壮剧,精彩丰富的生活也带动了当地民族文化的蓬勃发展。
为使“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2014年以来,田林县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经验令人瞩目,引起了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
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中,该县充分利用壮剧在当地老百姓当中的深远影响,充分利用不断发展壮大的农村业余剧团队伍,以壮剧等当地特色文化巡演为传播方式,以农村业余剧团为主要宣传队伍,化整为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本土化的形式深入村屯、深入村寨进行传播教育,扩大了覆盖面,提高了知晓率。
利周瑶族乡这一场“唱响‘我们的价值观’——2015田林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文艺晚会巡回演出”,正是田林县充分利用田林壮剧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充分发挥全县83个业余剧团的力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以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为原型,创作一批壮剧、山歌、快板作品,编排成格式化的文艺节目,在全县乡村开展巡回演出。
通过这种大众化的、寓教于乐的方式让群众以愉悦的心情接受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截至目前,全县开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壮戏演出达100多场次,山歌传唱30多场,受益观众达10万多人。
田林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黄志琳在接受广西媒体记者的采访时自豪的表示:“通过业余壮剧团体的演出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组成一台晚会进行巡回演出,创作了一首巡演主题曲《村村寨寨搭戏台》,这在全区来说是领先一步的做法。”
在利周文化广场,农村业余壮剧团表演了《祖国明天更娇媚》、《百善孝为先》、《村村寨寨搭戏台》等壮剧歌舞节目,唱响了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这些形式多样、新颖的宣传活动,使新闻媒体记者对田林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措印象深刻。 县领导到场颁奖,表彰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中的优秀代表。
这种大众化的、寓教于乐的方式让群众接受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确实是非常成功的做法。
县非遗中心表演歌舞《梦壮乡》
评论